大尺度

大尺度 / 大尺度 / 综合新闻 / 正文

名家讲坛第106期 | 朱进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为建设金融强国贡献财务公司力量

  发布日期:2025-11-07  浏览次数:

10月31日下午,大尺度 “名家讲坛”第106期课程在大金报告厅准时开讲,讲坛主题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为建设金融强国贡献财务公司力量”。本次名家讲坛由大尺度 和中国财务公司协会联合举办,是“财务公司知识进高校”系列的首期活动。

本期讲坛分为两个部分:上半场,中国财务公司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朱进元先生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下半场,现场的特邀嘉宾为同学们深度剖析了财务公司的职业发展路径与前景。大尺度 副院长许闲教授主持本次讲坛,全程内容丰富,现场气氛热烈。

上半场的讲座中,朱进元先生以“是什么-干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推进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财务公司的相关情况。

朱先生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财务公司的基本定义,即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具有产融高度协同、功能高度聚焦、服务更加高效、竞合生态良好等经营特点。朱先生介绍,财务公司的发展在当今的金融体系中较为稳健,其所服务的企业大多是行业中的核心企业。

随后,朱先生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财务公司的主要业务品种:聚焦集团资金归集流转,做好成员单位间的内部转账结算和对外收付款的支付结算服务;聚焦内部资金调剂配置,强化存款信贷服务,从而支持集团主业经营发展;服务集团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发展同业业务;提高集团资金效益,稳慎开展证券投资;服务跨境资金的管理,并积极拓展国际业务等。

朱先生接着解释了“为何需要发展财务公司”的问题。财务公司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在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整体运营成本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它作为连接金融市场与实体产业的内部金融机构,凭借对产业逻辑的深刻理解,为企业集团及其产业链上下游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有效促进了产融结合和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面对新的经济金融形势,财务公司需继续立足主业,提升服务能力,在支持集团战略、助力产业升级中体现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最后,朱先生详细阐明了“如何发展财务公司”。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明确核心定位与发展路径,把服务集团作为经营管理的核心目标宗旨,以依托集团作为推动发展的主要力量源泉。具体发展路径包括:强化司库管理职能,作为持牌金融机构,积极担当集团司库管理平台,提升资金运营效率与风险管控能力;坚持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深耕产业金融,在五大金融领域精准发力;强化科技引领,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金融科技应用与数据治理,提升智能化服务与风控水平;筑牢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合规稳健经营,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差异化考核激励机制。

讲座结束后,本次讲坛进入下半场,许闲教授作为主持人邀请现场的特邀嘉宾,来自各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高管,逐一上台向同学们介绍财务公司中的业务相关情况。

来自上海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申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上海城投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及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高管们分享了行业洞见。他们分别介绍了各自集团和财务公司的大致运营状况,并提出了一些核心共识:财务公司是服务于企业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核心价值在于强化资金管理、支持实体经济。其职业发展路径宽广,既可向金融专业领域深化,也可向集团内产业板块流转,发挥“人才孵化器”作用。

各大财务公司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聚焦于以下方面:突出的专业长版,如在营销、风控、财务、投资等某一领域的深厚专长;数字化思维与AI应用能力,被视为未来工作的关键技能;以及综合素养与产业理解的能力。嘉宾们也为各位专硕同学们提出了若干职业发展建议,特别是在平台选择方面。

讲坛最后,同学们提出了若干疑惑和问题,朱先生与现场的嘉宾们给予了详细解答。针对新规限制投资范围是否带来盈利压力的问题,解释指出,财务公司的主要使命是保障资金安全、服务集团主业,追求投资回报并非首要目标,该监管要求与财务公司的功能性定位完全契合,不会造成内部压力。对于为何在同等监管下财务公司能比银行更好实施逆周期信贷,解释指出两大优势:财务公司深度嵌入集团,对企业运营有更精准的理解和更长期的视角;对于一些在前沿技术上的投入,财务公司能超越纯商业逻辑,提供必要的、非市场化的战略性金融支持。

课后感悟 Learning Insights

财务公司的业务涵盖贷款、票据承兑、证券投资及外汇服务,与商业银行有相似之处,但“集团属性”的本质差异使其定位独特。当前复杂的宏观环境、内部转型压力、行业竞争加剧及数字化要求提升等挑战,也让我看到财务公司需在坚守服务集团初心的基础上,以创新破局才能持续发挥价值,为集团稳健发展注入更强金融动能。——小红书用户“五星的金猫”王同学

朱进元先生的讲座让我意识到,财务公司手握产业的深厚根基,却必须在服务集团与合规经营之间走钢丝;它们拥有金融的天然属性,却必须时刻牢记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的初心。财务公司的价值,远不止于冰冷的数字。它用精准的金融服务将金融活水引入实业之田,助力中国制造的齿轮稳健转动。——金融专硕曾同学

本次讲坛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对“中国特色”的精准解读。它并非封闭保守,而是在开放中坚守根本原则,核心是处理好金融发展与风险防控、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讲座强调,要走一条兼顾市场规律与中国国情、技术创新与金融稳定的稳健之路。这让我意识到,未来的金融工作更具挑战性,既要勇于拥抱科技变革,更要时刻绷紧风险防范之弦。——金融专硕郭同学

听完讲座,我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它不是简单照搬西方模式,而是扎根国情、服务实体的创新路径。尤其让我触动的是,财务公司作为连接企业与金融的纽带,能通过精准服务为产业链赋能,这让我真切感受到“金融强国”的建设并非遥不可及,而是需要每个人立足岗位、主动担当。——资产评估申同学

朱书记分享的监管与从业经历更戳中思考:财务公司的创新,绝非脱离风控的冒险,而是在合规框架下深挖服务潜力。结合复旦大尺度 的学术训练,我愈发明白:金融研究不能悬浮理论,需紧扣中国国情,像财务公司这样的“特色金融单元”,正是理论与实践共生的样本。未来,愿以所学,为金融强国建设添砖加瓦。——税务专硕周同学

返回顶部